四川省道路運輸車輛政府監管平臺升級啟用,覆蓋34萬輛重載普貨車輛
四川日報
1月1日,四川省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政府監管平臺正式啟用。新平臺新在哪?將如何發揮作用?
范圍更廣 34萬輛重型貨車被“管起來”
道路運輸車輛監管平臺的監管對象是道路運輸車輛。交通運輸廳運管局科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所有從事道路客運或貨運的車輛,都是道路運輸車輛,包括大型客運車、旅游包車、運輸危險化學品車、公交車、網約車、出租車、農村客運車等。
此前,省級搭建了監管平臺,對所有“川籍”的“兩客一危”車輛,即從事旅游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進行安全監管;網約車、出租車、公交車由各市州自行監管。“村村通”后,四川農村客運班線躍升至全國第一位,四川省建立了統一的、覆蓋省市縣三級的農村客運監管平臺,將所有農村客運車輛“管”了起來。
此次應用的新平臺,應用系統由交通運輸廳自主研發,在對5萬余輛“兩客一危”車輛進行監管的同時,把34萬余輛“川籍”重型普通貨車(注:載重量12噸以上)也納入了監管。“這讓我們對重型貨車的安全監管更自主、分析調整更及時、監測覆蓋面更廣。”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以前“川籍”重型普通貨車的相關安全監管數據,直接上報到交通運輸部,省級層面不能實時掌握,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哪些問題需要整改,由上一級監管機構來告知,現在省級層面主動“擴容”監管,實現“從別人幫我們找問題”向“我們自己找問題”轉變,安全監管更為主動。“如果發現車輛違規,我們會及時提醒;如果車輛長期違規,或違規行為嚴重,還會對相關企業進行約談。”上述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通過這個新平臺,各市州也可實時查看本地重型貨車安全運行情況,進一步發揮監管的主動性。
手段更新 車輛離開申報路線馬上預警
“電子圍欄”是新平臺的新手段。旅游包車、定制客運、特殊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往往會提前備案,說明運輸路線。如果實際運輸過程中,車輛行駛軌跡偏離備案運輸路線,或超出備案運行范圍,安裝在車輛上的衛星定位系統就會實時監測到并發出預警。
新平臺接入了危化品電子運單系統、包車備案系統,這兩個小系統與新平臺整合,實現了管理上的協同,讓安全監管更為高效。
“我們正在打造運政大平臺,實現對全省道路運輸的綜合性信息化管理。”交通運輸廳運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全省道路運輸的監管對象為三種:車輛、從業人員、從業企業。在省級行業管理層級看來,通過靜態和動態兩類管理,即可實現對全省道路運輸的行業監管。靜態,即信息類,比如車輛、駕駛員、企業的基本信息等;動態,則是對車輛運行期間的監管,主要監管車輛的運行軌跡、駕駛員行為是否安全等。
新平臺主要通過衛星定位系統來實時監控車輛的運行軌跡,達到安全監管的目的。所有車輛上還安裝有另一個動態監管系統——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通過它可以實時“看”到車廂內的情況,比如駕駛員有沒有吸煙、超速、疲勞駕駛等;如果車輛距離前面的車輛過近,還會主動發出預警,防止碰撞到前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