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時間傳遞比對結果,國際計量局與我國簽訂了推進北斗鏈路成為國際標準時間正式鏈路的協議,同時制定了北斗鏈路應用于國際標準時間計算的評估與實施路線圖,標志著我國遠程時間頻率傳遞能力首次得到了國際權威機構認可。
目前,我國已與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利用北斗時間傳遞鏈路,完成了中國對亞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等6大洲超遠距離的時間頻率傳遞及性能評估。結果表明,在北斗系統有效覆蓋范圍內,時間傳遞鏈路性能指標與GPS鏈路相當,具備了成為國際標準時間正式鏈路的能力。
下一步,我國將在已建立的中國時間基準(準確度達到3500萬年不差一秒)基礎上持續開展更高準確度時間頻率基準鐘的研制;不斷優化完善北斗時間傳遞方法和鏈路性能,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時間產生;建立覆蓋全國乃至亞太地區的遠程時間溯源體系,保證我國及周邊時間頻率量值的準確統一,不斷拓展時間頻率在各相關領域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