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之前,許多網友根據現場事故圖片,一度錯認為是由于小轎車逆行引發了事故,小轎車駕駛員鄺某娟被警方控制,不明網友對小轎車的女駕駛員鄺某娟進行百般辱罵,惡意中傷該女司機!所幸隨后重慶市公安局發布的警情通報顯示,“經初步事故現場調查,系公交客車在行駛中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后沖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 事情于是反轉,一些之前譴責女司機的大V選擇了道歉,也有人悄悄刪帖。
眾多的事故案例被爆出來, “公交司機”這一職業也被網友們評論為“高危職業”。如果不是有公交視頻和黑匣子佐證,出了問題,不論是誰的過失,有理難言。
而此次重慶公交墜江事件迅速成為網友們關注的焦點,也讓廣大市民關心起自身的出行安全來,萬一自己乘坐的車輛發生意外,自己該如何應對自救?安全隱患急需解決。
——保障安全駕駛環境
#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暴露了中國公交巴士設計與運營的制度缺陷:駕駛區域與乘客區域沒有物理隔離!我們需要從公交設計標準和運營管理制度上明確規定公交駕駛艙要與乘客區進行適當的隔離,這是歐美發達國家多年前就實施的法規。
因此,網友們很快想到的是效法國外公交車,給公交司機駕駛室增加類似出租車上的防護欄,或者向地鐵司機那樣安裝獨立的駕駛艙。這是否可行呢?
事實上,這在我國很多省市已經開始有這樣的舉措——
種種跡象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公交車獨立駕駛艙將成為所有公交、大巴等客運車輛的標配,這是交通發展的趨勢,飛機、高鐵、地鐵等都是這樣的設計。適當的隔離,一旦發生爭執,有隔離功能的公交車駕駛室此時就會變成一個“保護層”,能夠減少和避免乘客對司機的干擾,確保整車人的安全。
此外,在上面新聞報道里還可以看到,除了隔離駕駛艙,很多公交車還配備一鍵報警系統。這是什么系統呢?
實際上,除了能一鍵報警,這個系統還能夠實現車載GPS定位監控、視頻監控、行車數據記錄與回放、疲勞駕駛及超速報警等功能,能夠對客運車輛進行高效的營運管理。
系統中使用的終端監控設備具備聯動報警功能,能夠對疲勞駕駛、路線偏移以及側翻碰撞等提前預警,管理員通過后臺監控中心即可遠程查看運營車輛實時情況,全面把控,實現輕松管理。截至今年5月,北京市已有12520輛車安裝了此類的系統,其中中心城區線路實現了基本覆蓋,未來還將逐步增加。
一鍵報警系統根據不同需求增加,其功能也不斷完善,適用范圍與作用更是越廣大。一鍵報警系統不僅在城市公交、長途客車、貨車上被廣泛應用,其在火車、船舶、救護車、消防車、執法車、交管車、物資運輸車、旅行車、機關專車、校車等領域都有十分重要的用途。
——提升國民素質
其實,說了這么多,然而這些都是治標的表面動作,真正應該提升的是國民素質。四十年,我們國家的物質文明有了極大進步,但精神文明提升卻依然有很大空間。一方面,我們需要不斷喚醒我們古已有之的善意與良知,用德治蕩滌社會風氣、推進社會文明,讓身邊多一些美德的“繼承者”與“發揚者”;另一方面,當不文明乘車行為發生的時候,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也應該敢于發聲,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也可尋求車上乘務管理員幫助,并及時報警。